果断抓住你发现的商机
提问:微信在中国这么成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个原因或者两个原因?
马化腾:要尽早做决定,当有一个新的商机出现的时候,你可能也很难判断这个到底重不重要,是试探着做还是交给谁做,当时微信出来的时候,很多团队都想做,但是动作和投入度都不一样,当时我们有3个团队,最后是两个团队都做了,而且产品都是一样,都叫微信。
第二,有问题我们要做决定,内部组织架构要快点干。所以我们在去年5月18日和今年年初做了两次变革,去年变得最厉害,包括今年也要调整,随着时代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变化,逼着组织架构要变,才能适应后面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最后一点,产品攻坚期一定要全力上,我们产品决策期成型的时候,最关键那一个月,基本上是两个礼拜,我们所有公司高层都卷在里面,天天谈到3点、5点,你一用发现有什么问题,立刻改,都是按照小时计算。最关键的时候生死时速确实是这样,这种打法很重要,也是互联网常见的,关键的时候全部压上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输。一开始差一点,结果就是天渊之别。
——马化腾在2013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的讲话
腾讯进军门户的举动,开董事会时除马化腾之外其他人都反对,理由是太多人失败了,有风险,而且腾讯本身也缺乏人才储备和相关传统。马化腾说服各位董事和总经理办公室成员的理由很简单:腾讯的核心价值是用户,腾讯必须做一个用户黏性超强的平台,把这些用户尽可能黏住,产生相互关联,因此必须上门户。
曾李青在听完马化腾的这段阐述后用了“很震惊”这样的词汇,这位最早的腾讯创业者兼首席运营官在那一瞬间读到了马化腾身上的霸气和野心。于是,曾李青投了赞成票,最后全票同意上门户。
而上马拍拍(腾讯的在线拍卖网站)的故事也几乎如出一辙。最开始腾讯有一个企业级即时通信的部门,不过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部门很尴尬,比如他们到一些地产公司和银行去谈合作事宜,发现这些公司的用户都在用qq,他们内部沟通本身就是在用qq沟通,不需要什么企业级的即时通信来推动。
因此,马化腾和负责运营的曾李青决定停掉这个部门,去做新的项目。当时战略发展规划部门提交了两个方案,方案之一是人才招聘,方案之二是在线拍卖市场。当时战略发展规划部门给的报告是这样建议的:如果进军人才招聘市场,投入不大,回报很稳定,但市场空间可见;如果进军在线拍卖市场,必须有大的投入,做长期消耗战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时任腾讯战略发展规划部总经理的王远回忆说,当时其实是建议上人才招聘的。不过,两位老板给出的一致意见是上在线拍卖市场,也就是后来的拍拍。马化腾和曾李青给出的共同理由是:虽然在线拍卖市场意味着腾讯每年要投入数以亿元计的资金,但能增加qq用户的黏度,能更好地产生用户之间的相互关联,所以做拍拍。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马化腾看准了商机就会立即去做。他不满足于庞大的qq用户群带来的无线收入,不沉醉于虚拟交易服务带来的创新性收入,不沉迷于休闲游戏市场的绝对老大和在大中型游戏市场中攻城略地。
商机十分难得,一旦你看到了要立马去做,否则它们就会消失。中国古代就有了对“商机”的解释,《辞海》注释“机会”所用“行事的际遇机会”,即机遇。换言之,抓住机遇,就是抓住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机会。许多谚语、成语、警语、哲语都与机遇有关,最常见的比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运至时来,铁树开花”“此一时,彼一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