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变化中把握机会(2 / 2)

在外界的狐疑声中,“阿里浪”的时代最终来临,马云则坦然地对外界解释说:“如果把微博拿来做电子商务,那我会被网民骂死,也会被时代骂死。”

之后在业界,才形成了有“马后炮”嫌疑的四种观点:“反制以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的导购网站;阿里巴巴与新浪携手,互补短板,共抗腾讯;马云是在为淘宝社区化铺路;推出支付宝+微博的本地生活服务标配组合。”

马云作为阿里巴巴ceo的最后一夜,高德地图收购一案之后,人们才重新发现阿里布局移动互联网的野心:这一年,阿里巴巴先后注资uc浏览器、美团、陌陌、丁丁优惠、在路上、快的打车、墨迹天气和高德地图,从阿里一系列资本运作中可以看出,所谓“生态化”数据、系统来支撑的生态体系,可能正在长出新的“物种”——要根据互联网的变化,创新阿里巴巴的业务。

阿里的邵晓峰曾向王坚表述过马云所期望的阿里巴巴帝国管理模式:“我们一直要寻求一个新的管理模式,不是金字塔式的,可能是扁平化的,甚至最高管理者长时间离开,公司内部的自循环、自沟通、自决策能力会变得非常完善。”

不管外界舆论怎么看待马云的资本运作,对于4万名不远千里赶赴马云“退位”盛宴的听众,乃至数百万阿里巴巴用户和数亿消费者来说,阿里巴巴的这种变化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机会,人们需要做的正是抓住这个机会。而这也许才是马云离任前最真实的想法。这不是一个马云式的战略布局,但也许是最马云的战略构想。

在过去的十年里,以马云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也许是最懂得变化、创新、战略之间天然关系的一代企业家。在技术挑战、社会制度、商业模式剧烈变化的端倪初现之时,能否把握机会,从表面上看起来饱和的市场中找出一条可行的商业化路径,是这一代创业者成功的最普遍方式。

在变化和革新中实现统一,这是所有渴望成功、创造奇迹的企业家选择之关键。事实上,企业应对变化所做的战略调整,本身就是系统的、有目标的改变。这在如今,是一种战略意识的卓越体现,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能够从微小的调整中,看到长期变化的大视野,提前布局,才有可能在未来处于不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