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1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991 字 19小时前

武当山。

王太监充当了回不速之客,“想不到这武当山上,居然如此风光美妙,这些庄园修的更是漂亮啊。怪不得相国在此乐不思蜀呢。”

李超挥手,“别叫我相国,我早已经不是相国了。”

“赵公,陛下让我转告,尚书令的位置朝廷一直为赵公留着呢。”

李超不客气的拆穿他,“这话从何说起啊,我去职之后,陛下不是让江国公接任了尚书令之职吗,当了快三个月吧。然后,宋国公又接任,虽然前后半个时辰都没当足,可也好歹是第三任尚书令啊,怎么能说此位一直留着呢?”

“还有,陛下本来还让魏国公等接任的,只是没人肯接,这才空着吧?”

被当面拆穿,王太监也不恼。

“如今尚书令之职空置,陛下还是希望赵公回去接任,也只有你,才最适合。”

“我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李超依然拒绝。

李超招呼着王太监坐下,让下人弄两份拌粉上来。

“再来两个萝卜排骨汤。”

拌粉弄起来很简单,配上些酸菜和炸碗豆等,滑嫩爽口。凉凉的拌粉,再来一份用木炭和瓦罐细火慢煨出来的汤,最是合适不过。

拿起筷子,把一碗粉先搅拌好,等到配料都搅匀了,李超大口的吃了起来。

王太监看着和杂酱面有点像的拌粉,也不客气的搅拌起来。

李超吃的很大口,拌粉不烫,也没汤汁,可以大口大口的吃。几大口,一碗拌粉吃完,然后他才慢慢的喝起萝卜排骨汤。

“王公公啊,你回去后,帮我跟陛下说几句好话,让陛下把半月谈和时报给解封了吧。”

“这事情我可帮不了忙啊。”

“没事,我这里有一封奏折,你替我呈给陛下就好。”

吃完拌粉喝完汤,王太监无功而返。

鱼梁洲。

皇宫,听王太监回报完,李世民脸色不太好看。

这么给他李超面子,居然还是不肯回来。

“陛下,这是赵国公的折子。”

李世民接过,折子写的是关于报社被查的事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天下悠悠众口堵不如疏!”

李超的奏折一开头就是这两句。

李超很不客气的指出皇帝封禁报社的行为是错误的,然后提出了一个管理的办法。

建立新闻出版审查制度,以后凡是办报纸以及印刷书籍,那么都应当先向朝廷登记,由朝廷审核内容,通过之后给予书号版号,然后才能出版印刷。

报纸书籍的出版印刷,得公正客观。不能攻击朝廷,散布虚假消息,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限制不少,把过去没有直接监管的这块纳入朝廷的监管之中,并且以后出版印刷物,还得纳税,按版的印数交版税,印数越多,税越多。

看着这洋洋洒洒的建言,李世民倒是有些惊讶。、

他之前确实不满影响力如此之大的报纸,控制在私人之手,尤其是半月谈和时报还是李超家族产业,所以这次他直接查封了。

但现在李超的这个建议,确实不错。

不用这么直接的查封,而是管理。一如李超的风格,朝廷在具体事务中是处于管理的位置,而不是直接参与经营。

现在的报社也是如此,朝廷不直接去经营,而是监管。

怎么出版,怎么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力,那是报纸自己的事情,就算没人看倒闭关门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朝廷只负责监管。

对报纸和出版进行审核,保证不会有什么不应当出现的言论出现。

看着这份如此周全的建议,李世民不由的叹气,李超还是那么的考虑周全,如此的有能力。可惜,这家伙现在彻底的摞挑子了,不肯回朝堂了。

“陛下,要不老奴再去武当山劝劝赵国公?”

“算了,李超是真不想回来了,起码这一两年是不会回来了,既然如此,朕也不强求,随他去吧。”他有些落寞的道。

当天,中书门下宰相们收到了由宫里转发过来的一份关于新闻出版物管理的折子。

房玄龄等几个宰相看完,都十分惊叹。

“这个好,如今出版越如越方便,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办报,谁都可以刻印出版书籍,弄的纷纷杂杂的。什么样的大胆言论都有,也确实乱的不像话。有了这个就好了,以后要办报,先得申请报号,要刻书,先得申请书号,通过了才行。而且这具体的内容,也得先由朝廷这边审核通过才行,有不合规之处,就得修改。”

“省的天下百姓被误导。”

“这份折子是谁写的,居然如此犀利,一针见血,了得。”杜如晦赞叹道。

“是赵国公呈给陛下的。”中书侍郎禇遂良道。

宰相们一阵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