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陕西民主改革
1939年,在挫败了日军满蒙驻屯军对包头的进攻计划后。熟知历史的刘潇,立刻利用今后五个月内无大的战事这一短暂的时间,对陕西目前控制的地域内,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队进行了一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今后的战争需要。
刘潇首先拿陕西省党部和各县市地方行政主官开刀。
刘潇早就让陕西安全局暗中收集陕西各县、市中,紧跟蒋介石的官员这些年来贪污受贿、私吞政府赈灾粮款等劣迹。
将这些掌握的劣迹分别整理成册,交给转移到陕西后方的民主人士和学者手中,让这些倔强但有正义感的学者们,向国民政府上层进行反应和揭露,对陕西部分官员的劣迹进行口诛笔伐;
利用安全局暗中控制的各种小报,连篇累牍的进行曝光。并引用学者们的言论来引起陕西民众的注意和愤慨;
利用安全局,在暗中煽动并操纵民众和学生,进行游行示威,提出更换陕西地方行政领导者的要求。
整个过程中,刘潇命令军队始终保持着中立。
被国外认为是中国最文明最民主的陕西,现在突然出现如此黑暗的政府官员,国内乃至英美国家的各大报纸对陕西政府的批判和谴责声,铺天盖地而来。慢慢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讨伐陕西省政府中无良官员的浪潮。
由于刘潇将自己的计划事先对毛爷爷做了详细的汇报。为了让刘潇在外界看来也是这次民众抗议浪潮的受害者之一,从而打消蒋介石可能对刘潇的怀疑。共产党方面也积极的参与到谴责的浪潮中来,并且打出撤销刘潇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和陕西省主席的要求,加上安全局从中挑唆,这一要求很快得到陕西广大民众的响应。
日本华北方面军见陕西地区突然间出现了混乱,也想利用这次陕西混乱的机会,对陕西发动进攻,进而占领整个西北地区,对四川构成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包围,最终占领四川,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
于是日本中国派遣军调集第1军的二个师团,满蒙驻屯军的五个旅团,向陕西方面运动。
整个陕西地区,只有第22军、23军、第35军给蒋介石发电报,陈述理由力挺刘潇主持陕西军政。
西北地区的马家兄弟和新疆的盛世奎都默不作声,暗地里全都开始摩拳擦掌的整顿军队,并在重庆政府中四处活动,等待时机想一举拿下陕西这块肥的流油的地方
此时在重庆的蒋介石左右为难。
撤换刘潇,蒋介石心里自然高兴。毕竟刘潇现在的羽翼越来越丰满,在陕西这块土地上,许多事情不是自己说想办就能办的了得,许多时候还要看自己这个“小舅子”的脸色。现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及早剪除刘潇自然是个好事。
可目前山西民众群情激奋,整个社会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加上贪婪愚蠢的日军开始大举压境,没有刘潇压阵,陕西的抗战大局势必出现混乱。
第22军、23军肯定是没有人能调动得了,加上35军在后面敲边鼓,离开这三个军近40万人的部队,陕西完全有可能因为混乱被日军顺利的攻占。
如此一来,在陕西的大量工业设备和宝贵的石油资源不仅会被日军获得并加以利用,四川大后方也将三面受敌,丢失重庆将是肯定的。到那时,国民政府还能在哪里生存。
而且这次让刘潇下台的话又是共产党首先提出来的。如果把刘潇撤换下来,那就等于是听从了共产党的意见,共产党将在此次风潮中拔得头筹,进一步提高共产党在国民中的威望。同时让跟随自己的人感到心寒。
但按刘潇密电中所说的撤换所有由劣迹的官员,进行全范围的民主选举,蒋介石在陕西根基将被严重削弱,这也让蒋介石十分的揪心。
思来想去,蒋介石认为还是得留住刘潇帮他保住陕西这这战略后方。保留刘潇,一则可保陕西不被日军占领。二则可以让原来和共产党勾勾搭搭刘潇,从此对共产党心存不满,在今后对付共产党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共产党提出让刘潇下台的主张,对共产党变得毫不客气。
权衡再三,蒋介石同意了刘潇的意见。但在来电中注明,所有新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员,必须在前面加上一个“代”字。
刘潇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看到那个“代”字,立刻笑了起来。蒋委员长变得聪明起来了,把十年后的李宗仁“代”主席的发明提前拿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