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的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但有了大量的畜力可供驱使,工作的难度就大为降低了。萧如熏安排了几千名士兵负责平整道路的工作,他们先把路上的大石头砸碎,又用牛马驮来沙土把路填平。随后,几百头牛便拖着巨大的碾子在路上来一趟去一趟地碾压,一直把路面压得平整如镜,方才作罢。
除了修路之外,筑城也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作。萧如熏在贺兰山通道的东西两侧各修了一座堡垒,其中东边的堡垒是依托着打硙口原有的遗迹修建起来的,西边则是完全新建的,包括了一段边墙和一座望楼,把山里的通道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
哱拜部落的营地被改造成了一座小城池,萧如熏把它称为贺兰堡,准备作为一颗扎进草原的钉子。仓促之间,萧如熏当然不可能在贺兰堡的周围建起一圈城墙,他命人用木头制作了栅栏,围在贺兰堡的四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用石头和粘土作为材料建起来的炮楼,炮楼上架着小炮,有配备火枪的士兵把守。这样一座城池,如果著力兔要来攻击,必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修建城堡用的建筑材料,都是用马匹驮来的。诸如石灰这样的东西,还需要从宁夏卫运过来,没有这么多马匹还真吃不消。萧如熏答应给各家部落付报酬,但他并没有拿出真金白银来,而是找了一些大明的商品送给各部落,就权当是租借牛马的费用了。
大量的采矿设备也从宁夏城运过来了。苏昊带着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测,确定了若干处矿点。以董天章、杨来祯为首的商人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得到消息之后,便带着矿工、各种设备涌入了草原和周边的山区,开始挖洞采矿。
由于是在鞑靼人的地盘上采矿,随时都有可能受到鞑靼人的攻击,因此每一个矿点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防御系统,由商人们雇佣私兵负责防卫。私兵的装备完全参照萧如熏所部,除各种冷兵器之外,还大量装备了燧发枪、火炮等火器。
按照苏昊的建议,每个矿区的中央都修建了一座碉堡,其作用是在鞑靼人进犯时,用于保护矿区里的工人和管事。大家躲在碉堡里,用火枪和火炮进行抵抗,能够支撑若干天的时间,等待明军大部队前来解围。
宁夏卫里屯田的军户也被调过来了,他们围绕着贺兰堡的周边,建立起了一批屯田点。由于冬季将至,他们没有急着开荒,而是照着过去在平虏城的样子,搭了一批暖棚,种上了蔬菜。草原上一向是缺少蔬菜的,到冬季更加严重。军户们建的这些暖棚,除了能够给贺兰堡的驻军提供蔬菜之外,还兼有向各个鞑靼部落提供蔬菜的职能。依靠这些蔬菜,明军能够从鞑靼牧民那里换到牛羊肉和奶制品,还能够让那些鞑靼部落更加死心塌地地归降。
在忙忙碌碌搞建设的同时,萧如熏始终没有放弃警惕。他知道,打败哱拜仅仅是进入草原的一个序幕,更强大的敌人还在后头。他安排了大量的斥候在草原上逡巡,监视几个大部落的动静,同时也打听哱拜的去向。
几个月的时间匆匆地过去了,贺兰山通道两侧的堡垒都已经修好,萧如熏派出了士兵前去守御,相当于把防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贺兰城的改造也已经完成,原来营地中的帐篷都被换成了土坯房,俨然有些中原城市的模样了。
萧如熏作为宁夏总兵,当然不可能成天呆在边墙外。他在征服了那些周边小部落之后,就返回了宁夏城。苏昊没什么现成的公务,索姓便留在新建起的贺兰城里,指导着众人的工作。看着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苏昊也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这一曰,从矿区来了几位矿主,与苏昊在临时的总兵府里讨论开矿的一些事情。一骑快马奔进了贺兰城,径直来到总兵府前。骑手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来到大堂,高声报告道:“报苏副总兵,有紧急军情!”
“哦?”苏昊和几位矿主都是一愣。矿主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向苏昊告辞退去,苏昊对那报信的斥候问道:“什么事这样慌张?”
“报苏副总兵,末将刚刚听到消息,著力兔与卜失兔合兵一处,兵力号称十万人,已经向我们这个方向开过来了。”斥候应道。
“十万人?”苏昊挠挠头,“这两只兔子疯了,大冬天带着十万之众进犯我这一个不值钱的贺兰堡,他们是想要什么呢?来人!”
“在!”一名在旁边侍候着的亲兵应声出列。
“去请邓中军、徐千总、张千总,……还有林先生,一同到总兵府议事。”苏昊吩咐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