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哥挖坑(1 / 2)

姜姬 多木木多 1983 字 20天前

黎河青已经得知了“庆王”的事, 当然他也知道了庆王的封地是河谷。

这让他很不高兴。

河谷是产粮地, 而且是距离万应城相当近的产粮地。跟大梁其他几个产粮地相比, 从河谷运粮能省去很多在路上的花费, 不止是时间。

所以一直以来万应黎家对河谷没少下功夫。

一旦河谷归了庆王, 那就意味着黎家以前做的布置全都白费了不说, 还要重新花大力气跟庆王打交道。而得到的回报, 说不定还不如河谷不归庆王的时候呢。

这也很好理解。以前河谷有四个主人,四姓各自为政,互相依存又互相提防。黎家不需全部讨好, 只需找准其中一家或两家就能事半功倍。

但河谷归了庆王后,黎家就不能像在四姓中左右逢源那么简单了,他只能卯足了劲去“收买”庆王。而庆王的胃口到底有多大还不知道。

黎河青得知之后就暂时“偃旗息鼓”。

哪怕河谷王家、祁家都给他送来礼物, 请他代为打探庆王的来历, 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他要等河谷争出个输赢后再下注。

未来的庆王与河谷著姓中,谁输谁赢?谁最后能得到河谷?能掌握河谷?谁才是万应黎家需要交好的人。

这可能是庆王, 也可能是王、祁等姓中的一个。

他不讳在其中推波助澜, 但他忌讳在事态没有明显之下就匆匆下手, 致使族中招祸。

但凤凰台上的消息打听不出来。

黎家也不是只跟徐家交好, 但正因为黎氏搭上了徐公, 不可避免的,黎家在凤凰台的许多动作都必须收敛了。

像陶公、毛昭、黄家等, 黎家都只能维持一个泛泛之交。

早年徐公一言九鼎的时候,黎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但等徐公退隐, 陶公出头后, 黎家的行动就开始受限了。许多消息他们不再能第一个知晓,许多事办起来也不如以前那么方便。

可他们又不能见徐公失势就改换门庭。人谁不老?黎家在徐公尚好时靠上去,徐公退下来就要走?如此行径,不成了小人了吗?

黎家只好继续跟在徐公身后,希望徐公能快点找个接任的人,他们好继续靠上去。

可等了许久,唯一一个有点像的就是鲁国公主。

黎家松了口气,只等鲁国公主登上后位,那徐家就可再续两代寿命,他们也不必担心徐家倒台了。

但鲁国公主的封后之路走得格外不顺,徐公对鲁国公主的态度也是一日三变。

黎家思前想后——包括黎青河在内,都认为也是时候换个人依靠了。

于是他们既不拒绝徐公,也接纳了鲁国公主的示好。打算来个两头下注。

——这是多亏了鲁国公主不是本地人氏,不怎么顾忌徐家和徐公。

但鲁国公主和徐公一样,先画一个大饼,然后就再也没动静了。

黎家看在公主城蒸蒸日上的份上,只能默默等着,希望这回黎家选的人没错。

徐氏白哥的到来绝不是单纯的为了送回黎氏女。

但这却证明了徐公并没有真的跟鲁国公主翻脸,他们私下仍有联系。

或者之前曾经翻过脸,但两边又握手言和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鲁国公主前脚还表现得十分需要万应黎氏,后脚就把他们扔到一边。

显然她又有了徐家的支持,当然就不太看得上黎家了。

黎河青其实不希望鲁国公主和徐家再次成为盟友。这意味着两边都不太需要他了。

他几乎是没有思考的就决定先弃鲁国公主,再想办法跟徐公示好。

所以他先关起白哥,准备激怒他。

白哥到万应城就是想重新让黎氏归于徐公门下!

黎氏当然要先表现出不驯来,给白哥“机会”,令黎家或他重新变得忠心。

他只需要顺势而为,自然一切不费吹灰之力。

果然,在第一次他们发生冲突后,黎河青果然厚葬了那个女子,还把她一个颇具才学的弟弟接到了家里,打算为他寻一位名师好生教导。

然后他让人不经意之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白哥。

跟着,他再次来见白哥时,白哥就请他屏退左右,然后把庆王的来历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他。

圣旨上说得相当不清楚。黎河青只知道庆王立了大功,在天火降落时保护了陛下,陛下感念,这才送了庆王一场富贵,还将朝阳公主嫁给他。

这样的“封王”确实有点儿戏了。

但黎家商议过后,却觉得不是不难理解。

陛下年纪轻,有些不够稳重是很正常的。皇权早年一直被权臣把持着,陛下冲动一下,封个救了他的忠心之人是说得过去的。

再说,陛下可能早就想好了。凤凰台下现在没几个人是忠于陛下的。前有徐公,后有陶公,都是如此。

陛下想要忠臣,只能自己去找。而他平时见到的人也只有他身边的,当然身份地位都不会太高,这样的人也更愿意为陛下效死。

就连黎家这样心心念念要进凤凰台为陛下尽忠心的人,也只是送几个女儿进去获取陛下宠爱,图一二夫人之位,却从来没想过送子弟去陛下身边帮陛下□□啊。